深圳大学半导体制造研究院现面向国内外诚聘博士后5人,具体要求如下:
一、院所介绍
深圳大学半导体制造研究院,主攻半导体“卡脖子”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立足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产学研机制,直接服务于国内半导体产业,解国家燃眉之急。研究院创院院长为深圳大学全职特聘教授王序进院士。王序进院士在海内外长年从事微纳制造、芯片制造核心工艺、装备及器件的研发,是该领域的世界级顶尖专家。
二、研究方向及合作导师介绍
王序进院士在海内外长年从事微纳制造、芯片制造核心工艺、装备及器件的研发,是该领域的世界级顶尖专家。在齿轮精密加工领域成功研发了高效经济成型磨齿工艺,获得中国首届青年科技奖。研发的LED蓝宝石衬底超精密加工技术为世界首次实现LED量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半导体制程领域成功研发了用于低k绝缘层平坦化的全世界最低压CMP制程工艺和设备,这一成果得到国际CMP业界高度评价,并获得日本精密工学会技术奖。成功研发了浸润式光刻机投影镜头在线检测用新型光学微纳器件,实现了高端半导体芯片浸润式光刻制程稳定量产。在先进影像技术领域,成功研发了世界最高性能的在单个图像传感器上同时实现RGB可视光和NIR近红外线成像的多光谱照相机。王序进院士在日本、美国、中国、韩国获授权数十项发明专利。
为适应研究院不断壮大发展的需要,现招聘:半导体制造工艺(含光刻、蚀刻、成膜、CMP等)、超精密磨抛、先进封装、光学设计、SiC材料及器件等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请有意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和科研成果等电子文档打包发送至郭登极副院长邮箱:guodj@szu.edu.cn,邮件标题写为:应聘博士后+姓名+博士毕业学校名。
三、应聘条件
(一)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人员、申请人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
(四)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将予以优先考虑。
(五)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以第一作者已发表SCI期刊论文不少于1篇。
(七)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将予以优先考虑。
四、聘期待遇
深圳大学(普通)博士后综合年薪33万元左右。
1、省市对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发放每人每年18万元的生活补助,总额不超过36万元。
2、学校提供15万左右的综合年薪。
3、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4、符合学校政策的优秀博士后可申请教师岗位。
5、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课题资助。
6、博士后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深圳市。
7、深圳市对出站博士后给予30万元资助,用于科研投入或创业前期费用。
8、若博士后资助政策有所调整,以最新的文件规定为准。
申请“广东省海外青年博士后引进项目”者,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年龄不超过35周岁(以进站时间为准)。
2、在世界排名前200名的境外高校(不含境内,排名以2022年度泰晤士、QS、USNEWS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为准)获得博士学位,并承诺在站2年以上,省财政给予每名进站博士后资助60万元生活补贴,分两年发放到设站单位。
3、出站后承诺连续在粤工作3年以上的博士后,省财政给予每人40万元住房补贴(中途退站或在粤工作未满3年以上的,视情况追回部分或全部资金补助)。
五、岗位职责
(一)完成合同中双方约定的任务,及合作导师安排的科研工作。
(二)博士后出站,按深圳大学统一要求,需以第一作者发表不少于4篇SCI期刊论文,或不少于2篇JCR二区论文,或不少于1篇JCR一区论文(按中科院JCR分区大区计,且要求深圳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六、应聘方式
(1)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电子文档发给联系人。
(2)初审合格者将被通知面试,面试请准备如下材料给专家组审核:
个人简历
学位证明复印件
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复印件
博士导师推荐信
七、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沧海校区致信楼半导体制造研究院
联系人:郭老师
E-mail:guodj@szu.edu.cn
八、申请截止时间:【2022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