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资讯
首页  ·  党建与学工  ·  党建资讯  ·  正文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科普聚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乌鲁木齐:科普赋能童心,红色精神铸魂

2025/07/28 17:00:00人浏览

7月17—18日,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科普聚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新疆乌鲁木齐开展系列活动,先后走进天山区固原巷社区、新疆科技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等地,通过学习、科普互动、红色研学等形式,将理论实践与基层服务深度融合,让青春力量在祖国西北大地绽放光彩。

一、学思践悟:从社区治理到红色传承

7月17日,团队到访天山区固原巷社区,重温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固原巷社区时的重要指示,实地走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深刻理解“把工作沉到基层”的治理理念。社区党委书记张耀文介绍,近年来通过“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已开展科普、文化等惠民活动200余场,惠及老人超6000人次。

实践队员还了解到,固原巷社区统筹推动“党建圈、阵地圈、治理圈、生活圈、商业圈”深度融合,通过每周升旗仪式、“百家宴”、结亲互助、养老享老、青少年主题研学等活动,让社区各族居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团队成员参观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照片和文献资料,生动体会了陈云、邓发、陈潭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疆传播革命思想、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促进民族团结的艰辛岁月,深切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


二、科普聚心:以科普和心理健康为桥,点亮童心梦

在固原巷社区,团队聚焦青少年科学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恩宝幸福家园资助新疆智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的“天山雏鹰计划”项目,精心设计两场特色科普活动,吸引社区各族儿童参与,用趣味互动点燃科普热情。

科普聚心·智能车探秘:当科技照进现实

学院臻工创新党支部党员、智能车俱乐部硬件技术顾问、实践队员许捷成通过沉浸式体验环节,带领孩子们揭开智能小车的神秘面纱。从常见的汽车到会“思考”的智能车,现场演示“无人控制驾驶”,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传感器如何让车辆实现自主按照规划路线前进;同步讲解陀螺仪与平衡算法的协作机制,让无人两轮车、独轮车在地上保持平衡,哪怕受到干扰也不会倒下,引发阵阵惊呼。

许捷成表示,希望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和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科技、了解科技,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精工疗愈·心灵手巧工坊:画笔绘出好心情

精工疗愈主题工坊则将艺术创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用丙烯笔在扇面上勾勒“我的世界”,从卡通形象到家庭场景,每一把扇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情绪表达载体。完成作品的孩子们拿着专属扇子,与新认识的小伙伴分享创作故事。

除了艺术创作,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心理调节技巧传授环节。志愿者们向每个孩子发放了图文并茂的心理疏导手册,手册里用漫画形式讲解了 “深呼吸解压法”“情绪日记法”“倾诉小技巧” 等简单实用的方法。

活动结束时,每个孩子都捧着属于自己的 “情绪扇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实践队员晏艺琳表示,精工疗愈主题工坊将艺术创作作为情绪表达的桥梁,让孩子们在绘画中释放压力、认识自我,而融入其中的心理调节技巧,则帮助他们掌握了管理情绪的“小工具”。


三、新疆科技馆:探索科技魅力,共筑科普合作新篇

为深入了解新疆地区科普事业发展现状,团队走进新疆科技馆,开启科技探秘之旅。场馆内,从航天展区到人与健康展区,从互动式机器人表演到5D影院,丰富的展陈与体验项目让团队成员直观感受到新疆科技发展的活力。讲解员介绍,作为全疆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新疆科技馆年均接待量已超80万人次,通过“科普大篷车”等项目,已为南北疆各基层地区配送科普资源和定期开展活动。

此外,团队还与新疆科技馆工作人员展开座谈。双方围绕青少年科普志愿服务等深入交流,希望为当地青少年提供如3D打印、编程等课程科普服务。新疆科技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期待与高校携手,让科学种子在边疆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在乌鲁木齐的实践活动,通过“红色教育+科普服务+科技探索”的三维模式,既践行了为民服务的初心,也为青少年种下科学与理想的种子,更希望在未来,将同学们在学习中的所思所获传递给更多在新疆地区的孩子们,让暑期实践成为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



撰写:李亮逾、晏艺琳

排版:陈仕发

一审一校:李亮逾、晏艺琳

二审二校:尼加提、谢智权

三审三校:邓琳